小城主往后宅走去。少时便听到一声惊呼,然后是哭声一片。吵闹好长一段时间,才平息下来。这期间,信陵君、张辄和夏侯等三人面色平静地议论着,哭声中,根本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。然后,夏侯先生领着一脸感恩戴德的小城主,离开了城主府。

    在仲岳先生的要求下,卒长命一伴前行百步,分散成横队,搜索前进;另一伴则列成方阵,在诸先生后面五十步随行。十余名门客按仲岳先生的要求,沿着三辆马车的辙迹,散开搜寻可疑之迹;仲岳先生自己则边走,边四下观望着。这里是一片原野,除了高起的各色野草,并无明显制高点。

    十里并不遥远。一行人虽然边走边搜索,也只用了半个时辰。这时,日近中天,天气晴好,能见度极佳。仲岳一行如此阵仗,大概一出城门就被司莽等发现了。途中,仲岳一行和司莽派出的第二名军使遇上了,他随即被带到仲岳跟前。仲岳示意军使不必拘礼,和他并肩而行,边走边问道:“尊称?”

    军使一时没听明白,旁边的门客道:“先生问你叫什么。”

    军使道:“贱名犬二黄。”

    仲岳笑道:“怎么取此名?”

    二黄道:“吾生时,家里的黄犬正好从吾父面前跑过,吾父以为吾命在黄犬,故取名犬二黄。”

    仲岳道:“大梁门卫中还有一名二黑,汝可识得?”

    二黄道:“二黑与吾同乡不同里,儿时多见。入大梁门卫后,随不同营,不当值时亦常同行。”

    仲岳道:“乡里何处?”

    二黄道:“左耀乡光和里。在大梁南三十里。”

    仲岳道:“大梁南三十里?岂非临近启封?”

    二黄道:“正是启封城下,不过五里地。”

    仲岳道:“可曾入过启封?”

    二黄道:“爬到高树上可以望见启封,但实未入城……乡里有人入过启封。”

    仲岳道:“家近启封而不入,却入大梁……实乃造化弄人。”

    二黄道:“若非嬴伯在乡里传武,吾等偏鄙野人,如何能进大梁!”

    仲岳道:“嬴伯居大梁乎?”

    二黄道:“嬴伯乃武卒,现居门卫。各乡里皆从其习武。”

    仲岳道:“嬴伯现居门卫?亦大大梁门卫乎?”

    二黄道:“非也,只知是门卫,不知何门,入大梁后亦未曾得见。”

    仲岳道:“近日可在乡里见过?”

    二黄道:“吾自入大梁后,于城西有田数十亩,乃家焉。至今已五年未归乡里。”

    仲岳道:“妻儿在否?”

    二黄扭捏道:“尚未婚娶……若有妻儿,多是居于老宅。”

    仲岳见二黄不再拘促,便问道:“汝可见诸公子横死于野?”

    二黄面色一下变了,身体也抖了一下,道:“见着。”

    仲岳道:“入武卒五年了?”

    二黄道:“六年。”

    仲岳道:“未见血腥?”

    二黄道:“但屠猪耳。”

    仲岳道:“多闻即得,不必在意。诸公子死状如何?”

    二黄道:“一根绊索绊倒三乘,公子等飞出三丈……都断喉而亡。”

    仲岳道:“如何得知?现地有车马?”

    二黄道:“只有一车倾倒。司莽于现地见绊索一支,故言事当如此。”

    仲岳恨道:“愚不可及!竟至一索而绊三乘!”

    二黄道:“营司莽也曾如此言说。他说公子们的车太快了。”

    仲岳道:“杀机重重,彼等还当自家庄园,岂非取死之道!”

    正说之间,前面传来一声大喝:“何人?”

    引路的军使答道:“将军差遣!”

    那人又道:“二黄何在?”

    二黄连忙跑向前,叫道:“二黄在此!”

    那人又道:“总司者何人?”

    仲岳赶紧上前,道:“岳某忝充!”

    见仲岳现身,草丛中立起一人,正是司莽,直奔过来,与仲岳见礼。仲岳回礼,道:“司莽以少当众,实将才也。现有武卒一卒,全由司莽节制。”

    司莽应喏,即将一卒武卒分派遣开,或搜寻,或警戒,或留下应付,甚有条理。待司莽分遣完毕,仲岳道:“司莽所带几人何在?”

    司莽道:“臣前所领五人,二人回城为军使,现在军中,其余三人均为暗哨。”

    仲岳道:“果然不凡。某至今不知此三人现在何处。”

    司莽道:“待臣唤起。”

    仲岳道:“不必。如此安排甚佳。且请司莽将所闻见教。”

    司莽四下一望,见警戒已经到位,遂领仲岳前行。边走边指划道:“刺客所行,筹画周详。这里右侧有水塘,左侧有缓坡,人行无碍,车行则难。故车行至此,只能并行。刺客在坡上……,这里,打了一桩,安置绊索机关,复以石遮挡。三乘前后至此,全被绊倒。马受惊吓,四散而逃,人则飞出……,这里,绊索十步外。此公子断颈,大约当场已死;此公子为马踏车辗;……诸公子头部均有伤,或轻或重。无论轻重存亡,均遭割喉。吾等过此,此诸公子卧状如此,仰面朝天,喉中只一击,筋脉尽毁。”

    仲岳扫了一眼,道:“所有公子均无搏杀相,是时必不省人事。司出军营,必知割喉者是何军器?”

    司莽道:“先生慧眼,诸公子的无挣扎相。割喉之器……当是手戟。”

    仲岳道:“仅为手戟?不是剑?”

    司莽翻看了每具尸体,并用手比划着,最后答道:“九创,刃均一掠而过,并无刺入,其器必非剑也。”

    仲岳又问道:“司可知共有几器?”

    司莽道:“创深浅、宽窄、力度不一,绝非一人所为。”

    仲岳回身望了望,问司莽道:“小城此面可布有哨探?”

    司莽道:“此面正对长城,只有望哨,而无探哨。”

    仲岳道:“望哨能望见此处乎?”

    司莽闻言,也回身望了望,道:“此处望不见小城,想小城亦望不见此处:有缓坡遮挡。”

    仲岳走上坡,果然小城隐隐在望。司莽也跟着登上小坡,向小城望去,突然惊道:“又有人出城?”

    仲岳定睛一看,果然见一些小点出现在视野中,慢慢汇成一片,最后成了一条线。仲岳道:“是夏侯先生领的车队。”

    

    (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

章节目录

长平长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一本书只为原作者楚秦一鹤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18章 刺杀现场-长平之战简单介绍,长平长平,一本书并收藏长平长平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